单纯性甲状腺肿患者约占人群的5%,女性的发病率为男性的3~5倍,青春期、妊娠期或绝经期加重或发病。如果一个地区儿童中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患病率超过10%,则称之为地方性甲状腺肿。

临床表现

单纯性甲状腺肿是以颈前结块肿大,弥漫对称,边缘不清,肿块一般光滑柔软,病久者可扪及结节为特征的疾病。肿块大小程度不一,大者可如囊如袋,由颈前而下垂胸前,部分瘿肿较甚者,可出现胸闷、发憋、咳嗽、或吞咽困难的症状,中医命名为瘿囊。

中医病因

中医认为瘿囊发生之病因,多是水土饮食失宜、情志失调和体质因素:

①饮食、水土失宜:饮食水土失宜,一是影响脾胃功能,使脾失健运,聚湿生痰,二是影响气血的运行,使气滞、痰凝、血瘀壅结于颈前而发为瘿病。

②情志失调:忿怒或忧思日久,使肝气失于条达,气机郁滞,则津液不得正常输布,易于凝聚成痰,气滞痰凝,或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则形成瘿囊。

③体质因素:妇人具有经、带、胎、产等生理特点,以血为本,以肝为先天,这些都与肝经气血关系密切,且易受饮食、情志等影响,多气血淤滞之证,故女性多见。

西医病因

现代医学认为单纯性甲状腺肿的发生与以下几个因素关系密切:

①碘缺乏:也称碘缺乏性甲状腺肿,是由于缺碘引起的甲状腺代偿性增生所致。

②高碘:少见,由于长期摄入超过生理需要量的碘所致的甲状腺肿称为高碘性甲状腺肿。地方性性甲状腺肿与碘摄入的过量和不足均关系密切。

③致甲状腺肿物质的作用:如萝卜族食物中含有硫脲类致甲状腺肿物质,黄豆、白菜中也有某些可以阻抑甲状腺激素合成的物质,引起甲状腺肿大。某些药物如磺胺类、秋水仙素、硫脲嘧啶类等也可妨碍甲状腺激素的合成而引起甲状腺肿。

④激素合成障碍和基因突变。

治疗及调摄

可以中药辨证论治。其他中医疗法,如中药外敷法、针灸治疗、一些中成药也可在临床辩证使用。

日常调护:调畅情志,饮食均衡、不要偏食,避免肥腻、辛辣、香燥之品。治疗中应观察瘿肿形状及颈围的变化,并定期复查。有明确碘缺乏病因的,可食用加碘盐,平常也可适当增加海产品的摄入,如海藻、昆布、海带、海蜇皮、虾皮、海鱼等。

本文图片来自网络

文字

李俊

编辑

赵静

长按左侧







































白癜风临床专家
白癜风研讨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hl/74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