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辰养生23点前睡觉的原因,你了解吗
黄帝内经》认为,夜半为阴陇,夜半后而为阴衰。这里的夜半即指子时,也就是指晚上的23点到凌晨1点。意思是说子时为阴气最重的时刻,之后阴气渐衰,阳气渐长。阴主静,阳主动,与之相适应,人体此刻最需安静,我们此时最宜安然入睡。
中医养生特别讲究睡子时觉,因为子时气血流注胆经,阳气开始生发,而睡眠就成了养护阳气最好的办法。阳气为生命之本,阳强则寿,阳衰则夭。如果你在这个时候熬夜,就会将刚刚生发起来的阳气消耗掉,这对人体是极为不利的。
子时睡觉养生发之机,从脏腑的角度来讲也是养人的胆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若胆气没有生发起来,就会影响到其他脏腑的功能。生机养不住,整个人就会昏昏欲睡。因此,睡好子时觉,从养生的角度来讲是非常重要的。
子时就相当于一年中的冬至日,睡觉最顺应天时
一天就是一个小四季,子时就相当于四季中的冬至日。冬至一阳生,这时候,一定要让人体收藏起来,顺应四时的变化,只有这样,才能天人合一,健康长寿。
现在大家都知道,23点之前要上床睡觉,可是能做到的人却寥寥无几。说到底,还是对于23点之前睡觉的意义不甚了解,不明白过了这个时间点睡觉到底对身体有多大的伤害。所以过了这个时间依然游戏作乐,熬夜加班的人不在少数。
其实,23点之前睡觉这个说法不是很严谨,准确地说,应该是在23点进入熟睡状态。也就是说,应该在23点之前,根据个人的入睡情况,酌情选择。比如说,你很容易入睡,倒床三分钟就可以睡着,那你可以在22∶55左右上床。如果你很难入睡,半小时才能睡着的话,就得在22∶30上床了,总之,得在23点的时候进入一个相对沉睡的状态。
为什么要这样严格限制呢?关键就是顺应天时,与天地相呼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天人合一。大家都知道,一年有四季,却不知道其实一天也是有小四季的,《黄帝内经·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中说:以一日分为四时,朝则为春,日中为夏,日入为秋,夜半为冬。一天就是一年的浓缩,晚上23点到凌晨3点相当于一年中的冬季。冬天的时候,天地都睡了,动物冬眠,植物凋零,人如果不休息的话,就相当于在和天地做拔河游戏,逆天而行的结果必然是身体大吃苦头。
子时就相当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冬至。冬至一阳生就是指阴气在这时到达一个顶点,阳气开始生发,人体开始进入一个新的循环。很多还未睡觉的人会觉得这时候特别精神,其实这不是自己的精神特别好,而是阳气生发的表现。这时候,如果不睡觉的话,阳气就生发不起来,阳气无法生发,阴气必然也无法收藏,阴阳失调带来的只能是身体疾病丛生,难得安宁。所以,要想获得健康,在这之前就应该收起自己的心情,平静下来,准备入睡,这样才能与自然界秋收、冬藏的规律相适应。
人与天地相参也,与日月相应也。《灵枢》中的这一句话,简要地概括了人和天地之间的关系,即人体就是一个小宇宙,只有和天地自然这个大宇宙相适应,顺势而为,才能获得健康,与日月同寿。
睡觉养阳,阳气才是护佑一身的根本
万物生长靠太阳,人体与自然万物一样,需要阳气的温煦,只有阳气充足,气血才能循环正常,脏腑才能保持阴平阳秘的平衡状态,身体也才能百病不生。
子时睡觉,一个重要的特点就是顺应天时,让阳气顺利生发起来。可能很多人还不明白,阳气是什么,它对身体有什么重要的影响?《黄帝内经·生气通天论篇》中就说到过: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意思很浅显,就是说,人体的阳气就和天上的太阳一样,如果人体缺少了阳气,就好像自然万物缺了阳光的照耀一样,会夭折或者减寿的。
人们常说:万物生长靠太阳。其实人体也是一样的,靠的就是阳气的温煦保护。阳气在中医术语里面被称做卫气,也就是保护人体的卫士。阳气不足,表现在脏腑上就是肾阳虚,白癜风图北京哪家治白癜风医院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jc/1488.html
- 上一篇文章: 你造吗除脖子肿大和突眼外,甲亢还有这些
- 下一篇文章: 脾气坏的人容易得甲状腺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