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急性甲状腺的临床表现
该病多见于中年妇女。发病有季节性,如夏季是其发病的高峰。起病时患者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病毒感染后1~3周发病、典型者整个病期可分为急性发作期、缓解期及恢复期。
1.临床表现
(1)上呼吸道感染的前驱症状起病多急骤,呈发热,伴以怕冷、寒战、疲乏无力、咽痛和食欲不振。发热多呈中度,少数可高热,达40℃以上,发热在发病3-4天达到高峰,多在1周内消退。
(2)甲状腺区域疼痛是本病的典型特征,甲状腺部位疼痛,可放射至颌下、耳后、咽喉或颈胸等部位。可先累及一叶,以后扩大或转移到另一叶。多数疼痛剧烈难忍,少数可呈隐痛不适。
(3)甲状腺肿大常为弥漫性、不对称性甲状腺肿,一叶为著。甲状腺轻、中度肿大,伴或不伴结节,质地多较硬,触痛明显,可先累及一叶,随后双侧受累,此起彼伏。病情缓解后甲状腺肿可完全消退,也可遗留轻度肿大及较小结节。
(4)甲状腺功能异常的症状早期由于甲状腺破坏导致储存的甲状腺激素大量释放入血,出现心慌、出汗、手抖、体重下降、烦躁不安等甲亢症状,随着病情好转,甲亢症状减轻,部分患者可出现怕冷、乏力、等轻度甲减的症状,最终大多数患者甲功恢复正常,极少数患者遗留永久性甲减。
2.临床分期
(1)急性发作期患者可有发热、乏力等全身中毒症状;甲状腺区疼痛,向其他部位放射,甲状腺肿大,有结节,压痛明显,但局部无红肿;同时有心悸、出汗、手颤等甲亢症状。患者血沉明显增快,血THS降低,FT3、TF4升高,与甲状腺摄碘率降低呈分离现象。
(2)缓解期全身症状减轻,甲状腺肿痛减轻,部分患者出现甲减,血FT3、TF4降低,TSH升高,甲状腺摄碘率逐渐恢复正常。
(3)恢复期临床症状消失,甲状腺肿痛缓解,甲状腺摄碘率回升,甲功、血沉恢复正常。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l/7104.html
- 上一篇文章: 2017CSE速递滕卫平教授碘摄入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