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蓝字”,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5月15日是全国第28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主题“科学补碘,健康一生”。碘是影响智力和生长发育的必需元素之一,人体缺碘会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导致发生碘缺乏病。我国自从普遍推行加碘盐后,碘缺乏病的发病率有了大幅下降,但近年来甲状腺疾病的高发,群众都担心是否还要继续食用加碘盐?

学党史,办实事,进一步做好“我为群众办实事”等活动,5月14日下午,市疾控中心党支部部分党员配合市卫健委、福建莆田盐务管理局、城厢区卫健局等部门在城厢区南门荔枝公园开展以“科学补碘,健康一生”为主题的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医护人员为群众开展健康义诊,向群众分发宣传手册,宣讲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并开展碘缺乏病防治知识有奖竞答等趣味活动。

此次活动,根据群众的需求,丰富活动内容,切切实实为群众办实事,让广大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碘缺乏的危害,加深对科学补碘相关知识的了解,提高对碘缺乏病防治的知晓率,巩固合格碘盐食用率,使公众在防控新冠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确保我市持续消除碘缺乏病,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碘缺乏病防治核心知识问答一、碘是什么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二、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碘缺乏造成机体碘营养不良所表现的一组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和亚克汀病、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

三、碘缺乏病有哪些危害?

①缺碘,可形成粗脖子—地方性甲状腺肿。

②孕妇缺碘,影响胎儿的神经系统发育,严重的可致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

③损害儿童智力和生长发育—地方性克丁病:常有呆傻、矮小、言语不清、聋哑乃至瘫痪等残疾。

四、如何预防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五、如何正确保存和使用碘盐?

①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碘盐,购买时要辨认清楚必须有包装和碘盐标志。

②购买的碘盐要妥善保存,应放在阴凉、干燥处,避免受日光直射和吸潮,离开灶台存放,避免高温影响;存放时间不宜过长,可购买小包装碘盐,做到随买随用。

③为防止碘丢失,烹饪时不宜过早放入碘盐,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避免碘盐爆锅、长时间炖煮,以免碘盐受热失效而失去补碘作用。

六、沿海居民经常吃海鲜需要食用碘盐吗?

根据调查,莆田市不存在高碘地区,均属于需补碘地区。

虽然居民可以从海产品中摄入一定量的碘,但除了紫菜、海带等藻类为富碘食物,大部分海产品碘含量跟肉蛋奶类并无差别,很多居民也只是偶尔食用,并且食用前往往会多次清洗和用水浸泡,造成碘大量丢失。在正常饮食情况下仍不能满足人体每日对碘的需求。因此,沿海地区的碘摄入主要还是碘盐。

七、甲状腺结节是长期食用碘盐造成的吗?

目前没有证据证明长期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结节发生有关。近年来甲状腺结节的检出率明显增高,原因可能为:

①人们健康意识增强,定期体检的人越来越多,把甲状腺的B超检查列入了常规体检;

②结节的检查技术和手段越来越先进,临床触诊可以发现1厘米以上结节,但是高分辨B超可以检出0.2厘米的结节。

八、碘盐中的碘酸钾会中毒吗?

不会。

世界卫生组织推荐每天摄入碘的安全范围是-0微克,碘盐中加入是很微量的。

烹调后,碘酸钾中具有氧化性的碘酸根被分解生成碘离子,真正进入人体的碘酸根几乎等于零,更不会造成中毒。

九、哪些人不宜食用碘盐?

碘过量和碘缺乏一样对健康也有影响。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等甲状腺疾病患者不宜食用碘盐,或减少碘盐的摄入量,特别是需要避免食用一些富碘的食物与药物,如海带、紫菜、碘造影剂和胺碘酮等。对于不同甲状腺疾病患者是否需要补碘,应该尽量遵循医生的建议。

相关医学知识一、碘是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不可少的微量营养素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孩子大脑发育从母亲怀孕就开始了。胎儿期和婴幼儿期(0?3岁)是孩子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如果孩子在胎儿期和婴幼儿期缺碘,会影响大脑正常发育,严重的造成克汀病、聋哑、智力损伤等。

胎儿所需要的碘全部来自母亲,孕妇碘营养不足会造成胎儿缺碘。如果孕期严重缺碘会出现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对碘的需要量明显多于普通人群,需要及时补充适量的碘。

成年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下降。

二、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我国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

碘缺乏病是可以预防的,最简便、安全、有效的预防方式是食用碘盐。

我国大部分地区外环境(水、土壤等)几乎都缺碘,尤其山区、丘陵、河谷地带、荒漠化地区和河流冲刷地区缺碘较为严重。外环境缺碘的现状很难改变,如果停止补碘,人体内储存的碘最多能维持3个月,因此要长期坚持食用碘盐。

自年以来,我国完成的各类监测或调查(碘缺乏病监测、碘盐监测、高水碘地区调查和高危地区调查)结果显示,人群碘营养总体处于适宜范围。

三、目前没有直接证据表明食用碘盐或碘摄入量增加与甲状腺癌的发生相关

近年来,全球主要国家无论是否采取补碘措施,无论碘摄入量是增加、稳定或下降,甲状腺癌的发生率都在增加,并且主要以直径小于1.0厘米的微小癌增加为主。

相当一部分甲状腺微小癌具有惰性进展特点,恶性度低,预后良好。患者要听从临床医生要求,进行正确治疗或跟踪观察。

甲状腺微小癌在人群中患病率较高,隐匿性大且不易被发现,可能陪伴终身。据很多发达国家的尸检报告,生前未被发现的甲状腺癌患病率高达5.6%?35.6%,其中微小癌占到67%。

有研究提示,当前甲状腺癌的“流行”部分归因于甲状腺筛查,并与高分辨率B超的广泛应用而产生的对隐匿癌或微小癌的过度诊断相关。

END

供稿:甘梅英

编辑:黄浓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hl/141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