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状腺肿瘤的流行现状及危险因素研究新进展
甲状腺肿瘤中,主要包括甲状腺乳头状癌(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PTC)和甲状腺滤泡状癌(follicularthyroidcarcinoma,FTC)。本文就甲状腺肿瘤近年来的流行状况及危险因素研究做一综述。
1流行现状
近年来,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以5.3%的速度在持续快速增长。其发病年龄相对年轻,女性发病率明显高于男性。截止年,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在女性全身恶性肿瘤中升至第5位。一些沿海地区地区上升趋势尤为明显。中国女性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发病率从15~19岁开始快速上升,至45~54岁达到高峰,女性各年龄段发病率均明显高于男性。在未来的20年内,甲状腺癌
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还将呈现上升趋势,女性较男性人群的增加更为显著。
2相关危险因素
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发病率的快速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环境、自身因素、遗传和地方医疗卫生技术水平是主要影响。
2.1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
环境、饮食及生活方式影响甲状腺肿瘤发生发展。由于饮食摄入和生活方式大多不可测量或高度可变,而且,随着时间推据困难,很多因素没有得到可靠的依据证实。
2.1.1环境因素
主要涉及辐射、微量元素及化学致癌物。辐射是目前甲状腺肿瘤唯一被肯定的危险因素。一般辐射被认为是暴露在放射物质生活环境,或是在工作中长期接触潜在的放射性危害,此类人员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明显升高。在医疗过程中,患者多次短时间的暴露于辐射环境中,如口腔科X线照射可能是致使甲状腺肿瘤发生的危险因素。然而由于各种辐射剂量的暴露所影响的人群日益广泛,各种放射性检查与甲状腺肿瘤的关系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微量元素主要指碘,碘是甲状腺肿瘤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加碘盐政策实施以来,一些国家和地区显示甲状腺肿瘤的发病率显著上升碘过量可导致甲状腺细胞损伤。环境污染、工作压力等综合因素也增加了桥本甲状腺炎(Hashim-otosthyroiditis,HT)等一系列甲状腺疾病,而HT被认为与甲状腺癌的发生关系密切,且以女性为主。化学致癌物如多氯联苯、二恶英、阻燃剂以及农药等可引起的内分泌紊乱,可能改变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的动态平衡。在过去15年中这些化学物质在环境中的数量显著增加提示潜在的环境化学作用可能会影响甲状腺健康。
2.1.2饮食硝酸盐的摄入
与PTC及FTC的发生呈正相关。饮用被硝酸盐污染过的饮食或水源,食用亚硝酸含量较高的动物制品,尤其是加工过的肉制品,会增加甲状腺肿瘤的患病风险。其作用机制可能是硝酸盐竞争性地抑制甲状腺摄取碘,导致甲状腺摄取碘减少,产生的甲状腺激素T3、T4减少,促甲状腺激素(TSH)的产量增加从而破坏了甲状腺的动态平衡。加工过的鱼类产品由于改变碘含量或添加添加剂等原因可能增加甲状腺肿瘤的发生风险。
2.1.3生活习惯因素
绝经后女性睡眠状况差与甲状腺肿瘤的发生相关。睡眠障碍可能引起促甲状腺激素水平升高,同时,睡眠可对一些食欲调节激素(如瘦素和生长素释放肽)产生影响,食欲增加后随之而来的就是体质指数增加风险,从而导致甲状腺肿瘤的患病风险增加。而无吸烟、饮酒习惯及服用含碘制剂的人群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可能相对较低。
2.2自身影响因素
2.2.1体质指数
肥胖一直被认为与胰腺癌、结肠癌以及妇女绝经后得乳腺癌有关。近年来发现肥胖同样被认为是甲状腺肿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质指数的增加和甲状腺肿瘤的发病风险呈正相关关系。腰围较大(男性>cm,女性>88cm),会带来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体质指数的增加对肥胖者尤其是女性身心健康造成影响,使其生活质量下降,精神压力增大,使人处于一种应激状态。而过度应激时产生的刺激因素能破坏甲状腺的细胞形态,干扰甲状腺激素的正常分泌,从而影响甲状腺的功能,破坏免疫系统的正常调节,严重者会激发自身免疫,导致甲状腺疾病的发生。
2.2.2激素水平
促甲状腺激素(TSH)作为促细胞分裂剂,其水平增高可刺激甲状腺癌细胞生长分裂,与甲状腺癌的恶性度和发病率呈正相关。TSH已由甲状腺肿瘤的相关因素被公认为是分化型甲状腺肿瘤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甲状腺癌患者的雌激素受体和孕激素受体表达较高,其中以甲状腺分化癌组织中的受体含量最高,甲状腺肿瘤可能是雌激素依赖性肿瘤。甲状腺癌组织中有雌激素受体(ER)的表达,雌激素E2受体的调节基因介导甲状腺细胞的细胞周期进程,是甲状腺癌或甲状腺增生的潜在动力,体内雌激素水平越高,越有助于甲状腺癌的发生。
2.2.3女性生理生育
目前女性生理生育与甲状腺肿瘤发生的关系说法不一。Kitahara等研究指出,女性激素和生殖因素,包括绝经年龄,月经周期规律,初产年龄及足月妊娠次数等,对甲状腺肿瘤的发生没有明显的作用。有较多怀孕史女性,哺乳使用抑制剂者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相对较大首次妊娠年龄晚,或行过流产术者可增加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长期使用口服避孕药或更年期使用雌激素替代疗法治疗者患也会增加分化型甲状腺癌的风险。
2.2.4甲状腺相关疾病
许多甲状腺癌患者,在出现甲状腺癌之前,常有其他甲状腺疾病,如地方性或散发性甲状腺肿、甲状腺良性结节、自身免疫性慢性甲状腺炎和Graves病等,说明自身免疫与甲状腺肿瘤密切相关。流行病学调查显示结节性甲状腺肿相
比甲状腺单个结节更易引发甲状腺肿瘤。甲状腺结节越大,则引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越大。甲状腺良性疾病如何演变或影响甲状腺肿瘤的发生,还需进一步从组织学研究方面加以证实。
2.2.5其它疾病
乳腺癌与甲状腺肿关系密切。乳腺癌患者患甲状腺肿瘤的风险是其他类型肿瘤的2倍。糖尿病及血脂变化与甲状腺癌发生之间存在密切相关性,2型糖尿病患者的甲状腺癌发病率明显上升。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作用于甲状腺相关激素分泌实现的:其一,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及血脂异常会导致FT3降低和TSH增高;其二,血糖、血脂异常、甲状腺激素水平异常及甲状腺癌发病率之间呈现出正相关关系。
2.3基因突变及遗传因素
2.3.1基因突变
DNA的甲基化是导致抑癌基因失活的重要机制。P27基因表达的下降,可能会导致P27蛋白的缺失或表达下降,从而引起甲状腺细胞异常增殖,促进甲状腺肿瘤的发生和发展。BRAF、Runx2、Runx3及SA4等基因,在甲状腺乳头状癌淋巴结转移、多癌灶形成及其对周边组织的侵犯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2.3.2遗传因素
甲状腺癌家族史是甲状腺非髓样癌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子一代中甲状腺非髓样,癌的侵袭性大于亲代具有亲子关系的家系要比仅具有同胞关系的家系有更高的病灶双侧性和复发率。家族聚集性分析显示PTC患者的一、二级亲属和一般人群的患病率均有统计学差异,存在一级亲属>二级亲属>一般人群的规律。在一级亲属中,特别是在兄弟姐妹中患有甲状腺肿瘤的家族史的,会显著增加PTC的患病风险。
2.4医疗卫生技术水平
检测手段的增强与广泛应用可能是导致甲状腺肿瘤发病率增加因素之一。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能够获得更多的医疗保健,如疾病筛查,疾病预防与保健等。一些研究表明较高的社会经济地位确实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升高有关。较高的社会经济状况确实与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升高有关。虽然针对甲状腺的普查和检出会造福部分患者,但甲状腺疾病也可能成为一种“过渡诊疗”的疾病。
3展望
甲状腺肿瘤患者的发病率升高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目前,尚缺乏大规模的甲状腺肿瘤流行病学调查和病因学研究。面对逐年升高的甲状腺肿瘤发病趋势,应该加强甲状腺疾病流行病学的调研工作,积极寻找患病的危险因素,分析危险因素的流行情况以及预测肿瘤的发展趋势,为甲状腺肿瘤的防止提供科学依据。加强预防和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定期体检,也是甲状腺肿瘤防治的重要途径。
赞赏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jc/7362.html
- 上一篇文章: 这些食物一起吃会要命萝卜配水果导致甲状腺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