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分泌二科开展中药外敷特色疗法

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现已成为内分泌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女性患病率约为39%,男性患病率约为26%,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疾病初期没有临床症状,当结节较大压迫周围组织时,可出现声音嘶哑、胸闷、呼吸或吞咽困难的症状,结节较大时也可出现颈前肿大。

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内部出现异常的组织团块,可单发或多发。该病的发病机制与遗传、环境、细胞因子、饮食中碘含量过高、情绪刺激等因素有关。其诊疗关键是评估良恶性,良性病变占绝大多数,仅5%-15%的甲状腺结节为恶性。

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定期随访,西医药物治疗多有明确的适应症,且副作用较大。中医治疗可使甲状腺结节缩小,且不良反应较少。

本病属于中医“瘿瘤”的范畴。多由情志内伤及饮食不调所致,此外,水土失宜、体质因素在发病中也是比较重要的因素。其病机主要为气滞、痰凝、血瘀壅结颈前,发病与肝、脾密切相关。在治疗上,常常以理气化痰、活血化瘀、消瘿散结为主。

贴敷疗法是以中医基本理论为指导,应用中草药制剂,施于皮肤、孔窍、腧穴及病变局部等部位的治病方法,是我国劳动人民几千年来在同疾病作斗争中总结出来的一套独特的、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具有“简、便、廉、验”的优点。

另外,贴敷疗法通过药物直接作用于患处,并通过透皮吸收,使局部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它部位,作用较强;不经过肝肾代谢,且药物施于体表,便于随时了解病情变化,随时加减更换,很少发生副作用。

甲状腺部位浅表,中药贴敷疗法可取得很好的疗效,我院内分泌科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传承名老中医经验,王立琴教授多年的科学研究探索,应用中药外敷治疗甲状腺肿大、甲状腺结节患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该结节贴敷散结合我科多年的专家临床经验所制,配伍精当,组方严谨。

典型医案

患者:张某某女63岁

初诊:发现颈前肿大2个月。

症见:无吞咽困难,无声音嘶哑,颈前无疼痛。

专科检查:右侧颈前有大小约3*2cm的肿块。

完善甲功三项及抗体、尿碘测定均正常,甲状腺彩超示:甲状腺双侧叶多发实性及囊实性结节(TI-RADS3类),左右叶大者分别为2.3*1.4cm,3.9*2.4cm。给予中药研末外敷甲状腺治疗,疗程一个月。

二诊:右侧甲状腺较前变小。无其他不适。

本疗法适用于良性甲状腺结节,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亚急性甲状腺炎及桥本甲状腺炎等引起的甲状腺肿大。

科室简介

医院内分泌二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中西医结合临床科室,现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1人,医学博士1人,医学硕士4人。科室人员医院、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具备过硬的以内分泌科疾病为主的多学科综合诊治能力。科室致力于将中医药传统疗法与先进治疗技术融合,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甲状腺、骨质疏松症等内分泌代谢病。

内分泌二科诊疗项目: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甲状腺疾病,骨质疏松症,肾上腺疾病等内分泌科常见病的诊疗。现开展糖尿病动态血糖监测、胰岛素泵、糖尿病足筛查、骨密度测定及骨质疏松治疗等先进的诊疗项目。

专家简介

王立琴,医学硕士,主任中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名中医药专家,山东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医院副院长。

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四十余年,对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内分泌疾病有深厚造诣,运用扶正祛邪、益气养阴、化痰祛瘀治疗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以及围绝经期综合征、失眠症、汗症等具有丰富经验。牵头甲宁胶囊、八味芪黄胶囊等中药自制剂的研发,业已临床应用20余年,取得显著社会经济效益。

曾主持、参与科研项目9项,分别获得省市级、省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奖,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参编医学著作《实用中医辨证论治学基础》等三部。

坐诊时间(西院区):周二、周五、周日上午

张金梅,医院内分泌二科主任,北京中医药大学医学硕士,山东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滨州医学院内科学副教授。从事内分泌代谢病的诊治工作16年,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荣获年度潍坊市优秀医师,、年度潍坊市第三批、第四批中医优秀学科骨干,年度山东中医药大学优秀教育管理者、山东省优秀中医住培管理者,年医院十佳青年医师。

主持及参与科研课题10余项,获山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奖一项,山东省中医药课题立项两项,其他课题分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编纂著作一部,发表SCI论文一篇,国家级核心期刊论文5篇。

门诊时间(西院区):星期三上午、星期五全天

咨询/(张大夫)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大力营造干事创业、心齐劲足的浓厚氛围,强化作风建设,坚决打赢百日攻坚战,全力助推建设健康潍坊和中医药强市。

西院区急诊急救东院区急诊急救

滨海分院急诊急救/

咨询/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yy/1097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