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却也是最能打动人心的人。他们有的立足本职,爱岗敬业,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业绩;有的孝敬老人,关爱乡邻,在风雨中为亲人撑出一片蓝天……他们,来自我区各行各业,都有一些难忘的故事,都有一段感人的经历,他们是一部形象、鲜活的德育教科书,从不同侧面彰显出真、善、美、孝、爱的中华传统美德,是公民道德建设先进典型人物。他们,就是自去年12月以来在全区寻找“身边好人”的代表,就是我们身边的达川好人。今天,请给“孝老爱亲”的达川好人点赞。

程光年,虎让乡桥沟村村民。其丈夫年因风湿关节炎就一直瘫痪在床,44年来,她一直陪伴在丈夫身边,不离不弃。家中没有劳动力,她就硬着头皮自己做。年,丈夫的病情加重,大小便失禁,吃、喝、拉、睡全靠她一人照顾。面对生活的窘迫,程光年说:“只要我和他还做一天夫妻,我都会责无旁贷的照顾下去。”

曾佳,赵家镇中心卫生院医生。其母亲体弱多病,一有空,她就会回到家中帮母亲洗菜做饭、收拾房间,休息日就陪着老人聊天、散步,还从微薄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钱补贴母亲的家用,自己看书自学为母亲做理疗。曾佳说:“父母把自己拉扯大不容易,现在该是我回报他们的时候了”。

冯娟,亭子镇花园村村民。年,冯娟的婆婆在做农活时右脚摔成了粉碎性骨折,冯娟拿出了自己的6万块钱给婆婆治病,每天坚持照看婆婆的饮食起居,待其出院后,还每天为其做按摩和一些康复性锻炼,在冯娟的精心照料下,她的婆婆很快就能下地做一些轻松活路了。

李胜,三里坪街道四合社区居民。其丈夫患脑溢血瘫痪以来,她医院之间,为丈夫精心准备一日三餐,护理丈夫吃药打针,还为丈夫端屎端尿、揉肩捶背、洗澡擦身.....几年如一日,精心照顾着她的丈夫,始终不离不弃。

李兴碧,葫芦乡猪峡村村民。自身就带残疾,却顶起了照看一个家的天空。走路本就不方便,每天却要坚持接送年幼的孙子往返8公里路程上(放)学,回到家忙完农活还得照顾两位卧病在床的老人,为其端茶送水、喂菜喂饭,洗澡擦身,独自一人把老人和小孩照顾的无微不至。

刘中全,陈家乡柏林沟村村民。他既要种庄稼又要照顾瘫痪的母亲,为了减轻母亲的病痛和寂寞,他在母亲的房间安了一台电视机,陪伴着老人打发时间。坚持每天为母亲喂饭、擦屎端尿,他目前最大的愿望就是让他的老母亲开心过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蒲善红,米城乡先进村计生专干。放弃高薪,回到老家照看年迈的公婆,几十年来,生活的十分融洽,没有和公婆吵过一次架,公婆也没有给过她一次脸色。在家她做点力所能及的农活,每天坚持陪两位老人聊天,有空就带老人到亲戚家去窜门,偶而还会带老人们进城玩耍。

谯军,区政府投资公司妇委会主任。年,她丈夫中患了“结节性甲状腺肿合并肿瘤”,丈夫考虑到家庭经济状况想放弃做手术的时候,她毫不犹豫把家里仅有的钱全部拿出来为丈夫做了手术。术后,她努力改善伙食,狠下功夫调理营养,还时常给丈夫念小说或讲故事让他听,使其心理没有负担。

谢军,区食药局副主任科员。其公公去世后,她便把婆婆接到身边来照看,为了让婆婆开心能早点适应新的生活,她坚持有空就带婆婆去爬山、转路,认识邻居,晚上就带着婆婆去跳坝坝舞,结交新朋友,放长假还带着婆婆一起去旅游,老人现在的生活过得十分愉快。

杨仁芬,石桥镇赖巴石村村民。年,其婆婆在家不慎摔倒,在住院的两个多月时间里,她每隔三小时就给婆婆喂一次药。由于婆婆胃不好,她便亲自下厨,做好后端到婆婆面前,一口口的喂。由于其婆婆年龄偏高,不能手术,只能慢慢疗养,出院后,杨仁芬更是在家悉心照顾着婆婆的饮食起居。

赞赏

长按







































北京中医白癜风
骨肽注射液价格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l/91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