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饮食逐渐从喝奶过渡到进食吃饭,此时儿童对饮食营养均衡性的要求更高,爸妈可能要注意是否存在营养不均衡导致的儿童缺钙、缺锌、缺铁等,从而患上的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什么是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症

什么是微量元素:微量元素是指占人体总重量的0.01%以下,或日需要量为mg以下的元素。包括铁、铜、锌、铬、钴、锰、镍、锡、硅、硒、钼、碘、氟、钒等14种,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共8种,包括碘、锌、硒、铜、钼、铬、钴、铁。这些微量元素在体内含量虽然微乎其微,但却能起到重要的生理作用。

微量元素缺乏症:是指各种原因导致体内必需微量元素含量降低所引起的生理功能紊乱综合征。任何微量元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食物链摄入,因此微量元素缺乏症多为因饮食不平衡及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常见的有锌缺乏症、铁缺乏症、晒缺乏症、碘缺乏症等等。

微量元素在生物体内须保持一定的浓度范围才能有益于健康。

微量元素缺乏:引起机体生化紊乱、生理异常、结构改变、导致疾病。

微量元素过量:可能导致不同程度毒性反应以致中毒,甚至死亡。

微量元素的作用

总的来说,微量元素在人体中的主要功能是:

1、在酶系统中起特异的活化中心作用

微量元素使酶蛋白的亚单位保持在一起,或把酶作用的化学物质结合于酶的活性中心。铁、铜、锌、钻、锰、铝等,能和疏基、胶基、异吡唑基、按基、羟基等配位基或分子基因相络合,形成络合物,存在于蛋白质的侧链上。

2、在激素和维生素中起特异的生理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是激素或维生素的成分和重要的活性部分,如缺少这些微量元素,就不能合成相应的激素或维生素,机体的生理功能就必然会受到影响。如甲状腺激素中的碘和维生素B12中的钻都是这类微量元素。

3、输送元素的作用

某些微量元素在体内有输送普通元素的作用。如铁是血红蛋白中氧的携带者,没有铁就不能合成血红蛋白,氧就无法输送,组织细胞就不能进行新陈代谢,机体就不能生存。

4、调节体液渗透压和酸碱平衡

微量元素在体液内,与钾、钠、钙、镁等离子协同,可起调节渗透压和体液酸碱度的作用,保持人体的生理功能正常进行。

5、影响核酸代谢

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中含有相当多的铬、铁、锌、锰、铜、镍等微量元素,这些微量元素,可以影响核酸的代谢。因此,微量元素在遗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6、防癌、抗癌作用

有些微量元素,有一定的防癌、抗癌作用。如铁、硒等对胃肠道癌有桔抗作用;镁对恶性淋巴病和慢性白血病有抬抗作用;锌对食管癌、肺癌有桔抗作用;碘对甲状腺癌和乳腺癌有桔抗作用。

儿童微量元素缺乏的危害

儿童生长发育

铁、铜、锌、锰形成的酶和碘形成的甲状腺素,均有促进生长发育的作用,缺乏,均引起生长发育的停滞,补充,可以加速生长发育和体重的增长,增强体质。

缺锌:可发生先天性畸形

缺铜:小脑发育不全,大脑萎缩,贫血。

缺碘:先天性可汀病,甲状腺肿,呆小症。

2、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内分泌、免疫力

(1)微量元素不足或过多,都会干扰内分泌的功能。

(2)缺锌铜降低脑垂体、肾上腺内分泌。

(3)缺铬影响胰腺的分泌等等。

(4)微量元素与感染和免疫

微量元素的含量变化既影响着人体也影响着微生物。机体的铁铜锌等微量元素的不足和过多,均可减弱免疫机制,降低抵抗力,助长细菌感染。因此,机体需要一个“营养免疫”的适宜的微量元素浓度。

3、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心血管、血液系统

(1)锌/镉比值增大,抑制高血压的发生。

(2)锌/铜比值增大,诱发冠心病。

(3)缺铜可引起高尿酸血症。

(4)铬、锰、硒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

(5)硅可维持动脉内膜完整、通透性、弹性。

(6)锂、锶等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

(7)铁、铜、锌等影响创伤的愈合。

4、微量元素缺乏可影响神经系统

(1)缺铁可以引起行为的改变。

(2)缺碘可以引起中枢神经的系统的病变。

(3)缺锌儿童智力发育不良。

(4)缺铜可以引起大脑皮质萎缩,智力降低。

(5)缺锂、钴会影响智力的发展。

(6)铅、镉、锰量过多干扰智力的发育。

5、微量元素缺乏或可引起肿瘤

微量元素不能由人体组织合成,环境中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含量,直接影响人的摄入量和体内的储存量,不同的摄入量和储存量影响着人的健康状况,同样影响着人的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同时具有地理和地域性的分布特征。

由于微量元素在体内缺乏或过量而引起的病症如下表:

宝宝多大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检查,一般都是宝宝出现临床症状时,才被医生推荐检查。如果宝宝身体发育良好,身高、头围、胸围、体重等都达标,宝宝能吃能睡能玩,大便正常,微量元素检查不一定要做的。

一般来说,6个月以内的宝宝以母乳为主,完全可以确保充分补充各种微量元素,不必做任何检测。6个月以后,婴儿开始添加辅食,可能会出现添加不及时或不足的情况,这时医生会通过询问家长喂养情况,并结合孩子的身体表现,决定是否需要做微量元素检查。对于大一点的孩子,医生则会根据是否挑食、偏食,是否反复生病,是否先天不足等情况,才考虑做微量元素检查。

微量元素的安全范围:

微量元素浓度——生物相关图

微量元素缺乏怎么办

1、均衡饮食

任何微量元素都不能在体内合成,必须经食物链摄入,因此微量元素缺乏症实际上是由于饮食不平衡及调节机制失调所致,因此应强调合理膳食的重要性。营养学家认为世界上没有好的食物和坏的食物之分,只有合理的膳食和不合理的膳食,强调膳食的多样化,合理搭配膳食。最好是什么都吃,什么都不要多吃。保证微量元素的摄入。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也是预防微量元素缺乏症的关键所在。

2、营养指导和健康教育

治疗之前应明确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诊断。不可盲目补充,特别是全民补钙、全民补锌、全民补铁,不可盲目跟从。因为微量元素补充过多可导致中毒性疾病,如急性铁中毒发生率仅次于阿司匹林中毒,铁负荷过重危害性同样严重,甚至导致死亡。

而且,补充微量元素需注意微量元素间和微量元素与维生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如铁元素和铜元素,维生素C与铁元素,钙与维生素D等,应避免医源性微量元素中毒。

3、适当通过药物补充

必须在医生指导下服用,不可自行服药。

含微量元素多的食物

1、含铁:莲子、黑木耳、海藻、黄花菜、香蕉、蘑菇、油菜、芝麻、动物肝脏、血豆腐、枣、红小豆、芹菜、香椿、海蜇、海带、大豆制品、鱼、蛋黄、动物胃、绿色菜、西红

柿、虾皮、香瓜、谷类、胡萝卜。

2、含锌:莲子、花生、芝麻、核桃、蛋类、瘦肉、动物肝、奶制品、紫菜、海带、红小豆、荔枝、栗子、虾、海鱼、瓜子、杏仁、芹菜、柿子。

3、含钙:海鱼、菠菜、大豆制品、花生、绿色蔬菜、桔柑、山楂、瓜子、芥菜、枣、虾、鱼、海蜇、海带、萝卜、杏仁、西红柿、蛋。

4、含硒:桔柑、大豆制品、沙丁鱼、蛋类、茶、肉类、奶类、芝麻、谷类、洋葱、芥菜、西红柿、动物肝、南瓜、杏。

补充微量元素注意事项

微量元素与健康的关系越来越受到大家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z/103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