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为普及碘缺乏病防治相关知识,使公众在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同时做好科学补碘工作。5月15日-5月20日马尾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马尾区罗星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马尾区马尾镇卫生院、马尾区亭江镇卫生院、马尾区琅岐镇卫生院联合举办“防治碘缺乏病日有奖问答”活动,进一步增强全社会对食盐加碘防治碘缺乏病工作的认同和支持。

1

何为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自然环境中的水、土壤缺乏碘造成植物、粮食中碘含量偏低,使机体碘的摄入不足而导致的一系列损害,是世界上分布最广泛、侵犯人群最多的一种地方病。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女性在怀孕期间缺碘,会导致流产、早产、死产、胎儿先天畸形;儿童在生长发育期间缺碘,可严重影响智力发育和生长发育。碘缺乏病直接引发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2

为什么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

碘和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一样,都是人体必须的营养素。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重要原料,一旦缺乏,就会造成身体甲状腺激素合成不足,导致一些临床或亚临床症状,如:无力、精力(体力和脑力)不足、精神不集中、易疲劳、工作效率下降等。3

碘缺乏有哪些主要危害?

碘缺乏的主要危害有:地方性甲状腺肿、克汀病(以痴呆、矮小、聋、哑、瘫痪为主要临床特征)和亚临床克汀病(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特征)、单纯性聋哑、胎儿流产、早产、死产和先天畸形等。4

哪些人群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

育龄妇女、孕妇、哺乳期妇女、0-3岁婴幼儿、学龄前及学龄儿童是最容易受碘缺乏危害影响的高危人群。

对于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人,碘缺乏的危害也不一样。

孕妇碘缺乏会影响胎儿的健康发育,严重者还会导致流产、胎儿畸形和死亡等;胎儿碘缺乏可能会引发大脑发育不可逆的损害,其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新生儿克汀病,并伴随终身;儿童和青春期碘缺乏会形成甲肿、智力和体格发育等障碍;成人碘缺乏会出现甲状腺功能减退及其相应的甲状腺疾病。5每天需要多少碘?从哪里来?年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健康人每人每日碘推荐摄入量(可以满足人群中98%的人需要):0-6个月为85微克,6个月-1岁为微克,1-10岁为90微克,11-13岁为微克,14岁及以上成人为微克,孕妇微克,乳母微克。碘是人体必需元素,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环境获取。我国居民碘的主要来源是碘盐、食物和饮水。经实践证明,食盐加碘具有安全、有效、简单易行、价廉、能够长期坚持的优势,是补碘的最佳途径。关于碘盐还有这些误区,你应该知道

误区一: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

从国际上的研究来看,在一些长期缺碘的地区,的确存在补碘诱发甲亢的问题。但在实际监管时,就需要做风险权衡了:一边是补碘引发的甲亢,一边是缺碘造成的甲状腺功能紊乱。你会怎么选?实际上,碘缺乏导致的健康问题比碘过量要严重得多。而且,丹麦有研究发现,补碘6年里甲亢总的发生率仅上升了0.04%,况且这种发病率的小幅上升还是可以自行恢复的。所以,碘盐的收益明显大于可能的风险。有的人可能会说,那碘盐出现以后,甲亢病人确实在增加了,到底是怎么回事呢?其实,可能导致甲亢的因素有很多,比如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情绪因素等,简单地将原因归结到碘盐身上就太过武断了。总的来说,从科学的视角来看,说“碘盐导致甲亢”是缺乏足够证据的。

误区二:食用碘盐与甲状腺癌有关

缺碘比碘摄入过量更容易引起甲状腺结构和功能改变。这可能与促甲状腺激素(TSH)刺激甲状腺增生的因素有关。实验证明,长期的TSH刺激能促使甲状腺增生,形成结节和癌变。根据全国个肿瘤登记点覆盖约2亿人口的癌症监测数据,结合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的食用碘盐监测数据的初步相关分析显示,碘盐消费量和甲状腺癌的发病率并不存在正相关关系,相反碘盐在一定程度上对防止甲状腺癌发生有保护性作用,碘盐和甲状腺癌死亡率无相关性。

主办单位

活动时间年5月15~20日20:00参与对象福州市居民参加方式

扫描以下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hl/118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