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脾下陷甲状腺疾病病因剖析与调节
肝火旺是的根源是肾阴亏,肝脾下陷的根源则是肾阳亏。肾阴肾阳是人体的真阴真阳,这是导致疾病的根源。一旦肾的状态失衡,最容易导致疾病。上次文章谈及肝火旺导致的甲状腺疾病,这次谈谈肝脾下陷导致的甲状腺疾病。
所谓的肝脾下陷,是指肝脾之气下陷,运行不正常了。肾阴肾阳是发动机,是阳气潜藏的住所。根据自然的规律(自然之性),调节疾病非常凑效。在过去一年,根据患者的需要,我发现开出去的方子中,大部分都是温下而清上的中药,也就是下寒上热者多,这些都是肝脾下陷。肾寒必定脾寒湿,脾是湿土,阴中抱阳,阴多阳少,清阳易升,升则为肝气,一旦脾寒湿过了,脾阳受伤,日久不调,肝脾陷。
导致肝脾陷的原因很多,比如经常吃寒冷的食物,比如生育后的女性等等。
肝脾陷的结果会导致很多症状,特别是女性,更为复杂。很多中医认为女性疾病都是肝脾,一点不假。
这里分阶段说说肝脾陷的大概情况。
肝脾下陷早期:肝脾下陷者,根源是肾阳虚,肾寒。肾寒必定脾寒湿,所以一般这样情况的人会有腰酸痛、腹痛。因为脾居腹部,肾在腰部。长久不调节,会导致心肾不交,心率不好,睡眠不好;肾水泛滥容易掉头发;在网络接触的患者,很多都是如此,其中有两位比较深刻。其中一位陈述自己症状是:黑眼袋水肿、偶然脚会水肿、双脚沉、乳腺增生、有脚气水泡、舌苔白有齿痕兼有肥大、腰酸、小腹有胀感、身体累赘等,让她服用茯苓15克白术15克干姜12克炙甘草10克,很简单的中药,才几天时间,这些症状大部分都消失,人觉得非常轻松;还有一位,症状有些雷同,兼有掉头发,失眠,相同的方子加了几克制附子,失眠得到改善。
肝脾下陷中期:肝脾下陷的患者,一般寸关尺都比较弱、沉、小、慢,尺部更加是摸不到。有一些比较特别的情况是,有一部分患者关尺部很沉,寸部或者关部却稍微相对显得浮大有力或者圆滑。①先说相对浮大有力的那些,最容易导致甲状腺疾病,淋巴结肿大、牙龈肿痛出血、脸上长斑、蹲久站起来眼睛会发黑,为什么会如此?因为那样的相对浮大有力,其实是气,郁气,气为阳,为热,导致上热,热伤上部导致这些症状的出现。这种情况的出现,往往是肝脾下陷较久导致的情况。我去一个朋友的厂里,很多名妇女工人要求调节,摸脉5名,5个妇女工人都是肝脾下陷的情况,帮她们开方调节。其中有一位就是上述情况。这样的情况,切莫盲目使用太多滋阴的中药,最起码我的经验是如此。在上宜清,在下宜温。这个清,就是使用比较温和的中药,比如元参、麦冬、沙参、芍药、栀子、黄芩等,在下易温,用提升气血的中药,比如阿胶、吴茱萸、白术、鹿茸、木香、当归、川芎等等。②寸部或者关部却稍微相对显得圆滑者,圆滑者为淤血为痰火。肝藏血,如果肝脾下陷,血冷不升,天长日久导致淤血积多,淤血先是紫色,然后黑色,有块,腐坏。淤血积累多了,女性月事的时候就容易坠下,从而月经紫黑有块,宫寒者月经量还少。解决的办法要根据个人情况针对性用药,我的思路宗旨是:温下而清上,以调理脾胃为中轴。调理的药物常常使用鳖甲、茯苓、木香、半夏、人参、桂枝、何首乌、桃仁、杜仲等等。
肝脾下陷后期:10个人9个寒湿,在日常的生活中,人们不以为然。很多时候,肝脾下陷会下寒上热,容易上火,其实是假热。一般人上火就喝非常苦寒的凉茶,太多苦寒的中药会伤脾阳,特别是现代人,夏天非常喜欢冰冻的东西,更加容易使得脾阳沦陷。肝脾下陷的后期就是“土气”败坏,五谷不化,吃什么东西消化不全就拉出来了。“土气”败,肾水得不到克制,犹如河堤崩溃,肾水泛滥,患者舌苔往往很多水,浊水容易占领脾胃之位,很多患者往往会出现鼓鼓的肚子,那是浊水。脾胃是后天之本,人体气的循环依靠脾升胃降的带动,一旦脾胃之气受损,气机失常,必会导致疾病生,所以有医家说,疾病皆由脾胃生。这样的情况,必当先调节脾胃恢复正常才能治疗其他疾病。常用的方子是真武汤加龙骨、牡蛎等中药。
甲状腺疾病的病因其实不外乎肝阳过旺和肝脾下陷,不管任何一种情况,均会导致肝气热(真热和假热),肝火旺者,肝气是真热,肝脾下陷者,肝气是假热,郁热。所以,我一直强调,是肝气热了才会导致脖子肿大,热胜则肿,自然之理也。我们接触了大量患者,大多数如此。有一部分无效的患者,大部分均是脾胃虚寒、“土气”受损厉害导致五谷难化的患者。也有一些患者,因为远程我们难以知道具体原因的,或者这个疾病的病因存在其他的可能性。
(注明:我们的文章是基于中医理论与我们实践经验所写,或者存在片面性,请患者自愿选择和多方面了解进行自愿治疗)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jc/7445.html
- 上一篇文章: 带你了解甲状腺疾病都有哪些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