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经评论以高质量培训促使能工巧匠百花齐
“存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有技能,好就业。近日,《“十四五”职业技能培训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正式印发,对未来我国职业技能培训工作提出新要求、作出新部署。这是我国首次编制国家级职业技能培训五年专项规划,有益于帮助劳动者练就一身真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人才、技能支撑。
活到老,学到老。知识经济时代,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不断迭代,一个劳动者很难一成不变地靠一门技术受用一辈子。不学习、不充电,原有的技能很可能会过时,甚至被淘汰。就像弹棉花手艺人、补锅匠、寻呼转接员等职业,今天的年轻人估计鲜有人知。入一行、学一行,进而钻一行、爱一行,职业技能培训都是绕不过去的一关。跟上时代节奏、把握发展脉搏,劳动者才能更好地端稳致富“金饭碗”。
职业技能培训是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扩大就业的重要举措。“十三五”时期,全国共组织开展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近1亿人次,技术工人队伍已成为支撑中国制造、中国创造的重要力量。当前,在全国7.5亿就业人员中,技能劳动者超过2亿人,高技能人才达万人。但因为总量不足,结构不优,待遇不高,重点就业群体的就业创业能力与用人单位需求存在差距。
一个不容忽视的现象是,年轻人从事一线蓝领工作的意愿较低。特别是在珠三角、长三角等主要用工地,制造业普遍面临熟练工和技能人才紧缺的情况。“招工难,招年轻人更难”,归根结底还是工资待遇不高、发展前景不广。由于我国的职业教育发展历史欠账较多,社会上还是存在“重学历轻能力”的偏见,“蓝领”变“金领”的进阶之路并不顺畅。扩大激励保障,拓展技能人才职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全社会对技能人才的重视和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开放投稿,原创评论、理论文章可发至cepl#ce.cn(#改为
)。详见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理论频道征稿启事。来源:中国经济网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wh/14422.html
- 上一篇文章: 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培训需要变革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