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学术界,对于甲状腺乳头状癌(以下简称:PTC),尤其是对于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以下简称:PTMC)确诊后是立即手术还是先采取密切观察这一问题争论不休。在近期召开的中国医师协会内分泌代谢科医师分会年会上,医院内分泌科的王医院内分泌科连小兰教授就PTC是否需要立即手术治疗进行了精彩的辩论演讲。主张PTC患者立即手术正方反方不主张PTC患者立即手术

图1会议现场

基本观点

反方

多数PMTC会一直保持较小,且患者无症状,在甲状腺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面临的除了甲状腺带来的痛苦以外,还可能面临以下并发症的风险,且这些并发症相较于疾病本身对于患者的伤害可能更大。

1.手术并发症包括手术死亡(以窒息、切口下出血和甲亢危象为主),麻醉意外、心脑血管意外,术中颈部血管损伤,造成手术中大出血、休克甚至死亡,术中喉返神经损伤,术后甲状腺功能减退,暂时性或永久性(发生率1%,多见于甲亢、甲状腺癌术后)等;2.碘放射治疗并发症永久性甲状腺功能低下症(治疗后时间越长,发生率越高),胃肠道反应(恶心和呕吐),一过性骨髓抑制,放射性唾液腺炎,急性甲状腺危象;3.药物治疗并发症甲状腺功能亢进(如果按医嘱服药并监测临床和实验室指标,一般不会出现不良反应)。

正方

PMTC是肿瘤,存在着转移恶化的风险,并且可能导致患者死亡。所以,且这些乳头状微小癌诊断时通常处于无症状的极低危或低位状态,但他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具有肿瘤的通透性特征:

1.超声形态学边缘不清,形态不规则,钙化、纵横比例失调,血流丰富;

2.细胞病理学核增大,不规则,染色质粉尘状,核仁小,靠近核膜,常有核沟和核内假包涵体;

3.生物学行为局部侵袭,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

图2医院内分泌科的王曙教授作为正方发表精彩演讲

ATA指南建议

反方

最新ATA指南对于低危或极低危的PTMC(如未见转移和局部侵袭的微小乳头状癌,细胞学也勿侵袭表现)患者推荐观察,可暂不手术,代以严密监测,当患者的监测结果证实患者病情发生恶化时再采取手术措施。

正方

最新ATA指南对于PCT的术式选择建议如下:

1.肿瘤>4cm,或包膜外侵犯(cT4),或临床明显的颈部淋巴结转移(cN1),或远处转移(cM1),初次手术治疗应包括:近全或全甲切除术,完全切除原发灶2.对于肿瘤直径1-4cm、无包膜外侵犯、无临床可见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手术方式可以是双侧甲状腺切除(近全或全切),或是单侧甲状腺切除(腺叶切除术)3.对于肿瘤<1cm,无包膜外侵犯、无临床可见淋巴结转移,建议行甲状腺腺叶切除,除非有明确全甲状腺切除指征。研究证明

反方

日本Kuma医院Ito等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纳入了例PTMC患者,以PTMC的患者不用尽早进行手术为假设条件,其中例为观察组,确诊就立即手术的病例为例,观察时间历时11年,通过对比两组患者五年及十年癌肿增大≥3mm率或新发淋巴结转移率,对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不需尽早做手术进行了论证。本次研究表明,对于低危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积极随访观察是关键,积极随访观察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手术,避免术后并发症,且待到进展时,再行手术也不迟。但是对于高危型甲状腺癌,推荐扩大切除术,包括预防性的切除中央区淋巴结,如果侧边转移,则需系统性的清除外侧间隙淋巴结。

在之后的相似研究中,研究者将患者分为不同的年龄组,发现因为年龄的不同,患者的肿增大和转移结果有着较大的差异性,年纪越小肿瘤长的越快且转移率更高,临床症状相对应地增多,而当患者是≥60岁时,这种的变化却不大(原因尚不明确)。

正方

日本Kuma医院Ito等学者的研究采用的入选和排除标准并不科学,根据研究选择的PTMC的排除标准可见该研究中纳入的PTMC病例是通过严格选择的PTMC病例,而并非一般的微小癌,且该研究派出了位置毗邻喉返神经或气管的PTMC(该型PTMC易转移且需要手术治疗),所以该研究仅纳入了部分特殊性的微小癌,并不能代表所有微小癌的数据。

目前没有医师能够完全保证现在面对的PTMC患者未来是否可能存在严重的肿瘤恶化可能,现临床上甲状腺癌评分主要依靠肿瘤的病例特征,依靠目前的危险评判系统,尚不能完全准确区分患者目前病情的危险度。待进展后再行手术及同位素治疗,部分肿瘤可能发展为难治性甲状腺癌。

图3医院内分泌科连小兰教授作为反方发表精彩演讲

其他辩论观点

反方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来看。肿瘤的疾病对于每一个患者而言都是一个巨大的花费和投入。而对于极低危/低危的甲状腺乳头状微小癌患者来说,他们复发率较中危或高危患者更低,但在监测是否复发方面的经济投入却远高于中危或高危患者。从香港相关领域专家曾进行了一项PTMC患者卫生经济方面的研究,以40岁患者作为标准模型,结果证实PTMC患者头16年采取随诊的治疗方式在效果和费用两方面对于患者来说都更适宜。

正方

对于患者来说,明确诊断肿瘤,已是一种打击。选择不手术的观察,可能更增加患者沉重的心理负担,并且或许会使主治医生职业风险增加。

总结

反方

针对无症状的PTMC患者采用主动监测也是一种疗法,并且尤其适宜病情变化并不明显的无症状PTMC老年人,主动监测不仅有效且更加经济,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主动监测的方式并不适用于所有甲状腺癌病例,仅对于无症状的PTMC病例来说,不一定需要立即手术,经过严密的诊断后有些病例可选择监测的方法。

正方1.PTC是恶性肿瘤,存在侵袭、转移和死亡的风险;2.带肿瘤进展后,手术范围大,术后并发症可能增多;3.甲状腺微小癌不代表低危癌;4.目前分子诊断尚存局限;5.等到疾病进展再治疗,不符合医学伦理学。编者观点编者观点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医疗界对疾病的认知会越来越深刻,医学界每一步的前进和跨越都伴随着医师和患者的呕心沥血,对于PTMC是否需要立即手术这一问题,虽然ATA指南推荐对无症状的PTMC患者进行观察,这样的措施不仅减少了患者手术痛苦也减少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同时这也是人类全面认识甲状腺癌疾病的一大进步。虽然目前由于众多不确定因素而导致许多医师仍旧对此争论不已,但历史告诉我们,每条通向真理的道路都是崎岖的,这条通向医学真理道路的目的只有一个:一切都是为了患者的利益。我们开始穿上白大衣的那一天宣读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为了病人本人的利益,我将采取一切必要的诊断和治疗措施,同时,我一定要避免两种不正当的倾向:即过度治疗或无作用的治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北京白癜风哪家医院看最好
西宁最好的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yf/77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