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例初诊

本医案为郑学农老师治疗的甲状腺囊肿医案一例,特与大家分享。

患者宋某,女,50岁。

主诉:发现甲状腺囊肿10天。

现病史:10天前自觉颈部肿大凸起,稍有压迫感,至医院行颈部彩超提示“甲状腺囊肿”,欲行手术治疗。平素喜食辛辣,易出现咽痛鼻干等头面部上火症状,情绪易急躁。无明显抑郁状态。无口苦及胁肋不适症状。饮食及睡眠正常,二便正常。查体: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弦有力。彩超示:甲状腺左侧见一囊性包块,大小约1.3*1.2*0.8cm,边界尚清,椭圆形。

既往史:无甲状腺疾病史。

过敏史:无

中医诊断:瘿病

证候诊断:热毒结聚

治法:清热解毒,软坚散结

处方:牛蒡子12g、黄连10g、黄芩10g、桔梗15g、连翘12g、板蓝根15g、僵蚕15g、玄参15g、牡蛎20g、蒲公英20g、香附15g、薄荷12g、夏枯草15g、甘草10g

共7剂,日1剂,水煎煮,早晚温服。

病例复诊

复诊:自述服上方1周后,觉囊肿逐渐缩小,未出现头面部上火症状,情绪较前好转。继予上方7剂,共服药14剂后复查彩超,甲状腺囊肿消失。

按语

郑学农老师基于临床,积累了独特的治疗经验,现将本病案诊疗思路总结如下:

“甲状腺囊肿”,中医称“瘿病”,是以颈前喉结两旁结块肿大为基本临床特征。主要由情志内伤,饮食及水土失宜引起,并与体质有密切关系。本病宜完善甲状腺功能等相关检查。本病的中医治疗常从“行气解郁”、“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等方面治疗。

郑老师在对患者进行舌脉辨证及体质辨识后,了解患者属于“阳热体质”,平素易急躁,多于头面部上火,体力尚可,考虑患者属上焦热壅气聚,气机不畅,“热”为其根,故予古代治疗“大头瘟”名方普济消毒饮加减。

普济消毒饮,方中重用黄连、黄芩清泄上焦热毒,合用以增清上之功,为君药。牛蒡子、连翘、薄荷、僵蚕疏散头面、肌表热邪,为臣药。玄参、板蓝根、蒲公英清热解毒,玄参养阴以防伤阴,蒲公英清解上焦郁热;桔梗、甘草清利咽喉;香附理气,疏散壅滞,夏枯草以散结消肿,牡蛎软坚散结,共为佐药。如此配伍,有清有散,相反相成,既清热解毒,又行气不留郁滞。

审稿:娄政驰

注意:“郑学农全国基层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z/139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