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能治好嘛 https://m-mip.39.net/fitness/mipso_7157873.html

如何提升新时代教师专业发展水平?吉林省教育学院依托“国家教师发展协同创新实验基地”优质资源和教育部“国培计划”示范性综合改革项目(以下简称“综合改革项目”),以教育评价改革推动教师培训质量提升,在开展培训时注重“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理实相融、学用结合”,着力强化教师发展的“造血”能力。

直面痛点,解决学用脱节问题

“学非所用、学用分离”是教师培训饱受非议的痛点之一,其本质是忽视培训行为的有效转化,没有实现学以致用、学用结合。解决学用脱节问题是实现高质量培训的应然取向之一,需要从培训体系构建及保障机制建设等关键环节入手,用系统论的思想有效整合相关要素,逐步改进和优化教师的教育教学行为,推动教师培训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吉林省教育学院“综合改革项目”采用“国家示范项目引领培育、省级培训项目重点支持、试点区县配套跟进”的模式,经过两年的探索,初步构建起“省级引领培育—示范区助力引领—试验区改进提升”三级联动协同运行的机制。培训面向区域和学校,能有效对接一线教师的真实需求,参与的试点学校非常重视,主动邀请导师团队到校指导,以行动研究的模式持续改进,为提升培训效果创造了积极的组织氛围和支持条件。

突出重点,完善支持服务体系

加强教师培训体系建设、创新教师培训机制、完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是做好教师培训工作的基础保障,也是解决培训学用脱节问题的治本之策。

吉林省在“省市县”三级教师支持服务体系的基础上,形成了“四位一体”协同发展的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体系。吉林省教育学院负责项目的整体统筹设计与评估,在理论和技术方面予以支持;示范县区负责项目的具体组织实施;网络研修机构提供拓展资源和学习平台;优质中小学校开展实践研修,深度参与。项目本着“持续改进、稳步推进”的原则,开展为期五年的模块化、递进式行动研究。第一年在示范区先行先试,摸索经验。第二年采取“示范区带动试验区”的模式,积极探索高校引领、区域互助的市县教师发展机构协同发展模式和协同运行机制。目前,“综合改革项目”共吸纳全省十余所基地校、千余名教师、万余名学生共同参与。

突破难点,稳步推进评价改革

《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明确指出:“坚持问题导向,从党中央关心、群众关切、社会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z/147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