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来随着健康意识的提高和体检的普及,检查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越来越多。甲状腺结节“危险”吗,发现结节后该怎么办?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孙华告诉您。

什么是甲状腺结节

孙华介绍,甲状腺结节是指甲状腺细胞在局部异常生长所引起的散在病变,是肿瘤、囊肿、炎性团快或其他疾病引起的甲状腺肿物的一种形态描述。甲状腺结节病因复杂,主要与儿童期辐射接触史、碘摄入缺乏或过多、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炎、遗传等因素有关。

近年来,随着体检的普及,B超检查中发现甲状腺结节的人日益增多。不少人因此十分担心,甲状腺结节会是“坏东西”吗?其实,孙华指出,有数据显示,85~90%的甲状腺结节属于良性结节,在剩下不到15%的恶性结节中,90%以上又都是低度恶性。所以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不必过于忧心。当然,也不能完全掉以轻心。

对于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后续应该做好两件事。第一,检查甲状腺结节有无分泌功能。通过化验血液指标看看有没有伴随甲亢、甲减等异常。第二,对结节进行良恶性鉴别,辨明是增生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肿瘤性结节(包括甲状腺良性腺瘤、甲状腺癌)、囊肿还是炎症性结节。

甲状腺结节能“摸”出来吗?

有些人摸摸自己脖子的喉结部位,感觉似乎有点肿,是不是甲状腺结节?

孙华对此解释说,其实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是没有症状的。颈部触诊只能发现较大的或浅表的结节。虽能触及,但超声检查中未能证实的“结节”不能诊断为甲状腺结节。

甲状腺结节的具体症状取决于结节大小、功能、良恶性。炎症性的结节如亚急性甲状腺炎会有发热和颈部疼痛的症状。结节过大或呈侵袭性生长,则可能会压迫食管、气管、神经,导致吞咽困难、呛咳、呼吸困难和声音嘶哑等相应的症状。如果甲状腺结节发生坏死出血,颈部肿块会突然增大并可引起疼痛。

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

第一步,评估甲状腺功能

孙华建议,如果在体检中发现甲状腺结节,首先要评估甲状腺有无内分泌功能改变,临床上通过抽血化验甲状腺功能即可明确。

一般而言,伴有甲亢的结节包括高功能腺瘤、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早期;伴有甲减的结节常见于亚急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后期。

第二步,良恶性鉴别

良恶性鉴别是甲状腺结节的评估要点。孙华指出,尤其是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需要排除甲状腺恶性肿瘤。

她特别提醒读者,由于大部分甲状腺结节患者是没有症状的,所以即使没有症状也不能排除恶性,仍需要进一步鉴别。一般来说,如果有以下一些情况,意味着危险程度更高:男性;年龄小于14岁或大于70岁;结节生长迅速,伴声音嘶哑、发音困难、吞咽困难或呼吸困难,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如甲亢或甲减;既往有童年期头颈部放射史,童年期或青少年时期放射线尘埃接触史,全身放射治疗史,甲状腺癌史,含碘药物或碘剂用药史;有甲状腺髓样癌、多发性内分泌腺瘤2型、乳头状甲状腺癌家族史。

甲状腺结节的鉴别诊断可结合病史、体格检查以及B超、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等来完成。

1.体格检查

由专科医师对甲状腺和颈部淋巴结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如果有声带麻痹,结节形状不规则,与周围组织粘连固定;颈部压痛或疼痛,颈部淋巴结肿大这些表现,甲状腺癌可能性大。孤立结节、大而硬的淋巴结要高度重视。

2.辅助检查

高分辨率超声检查、TSH(促甲状腺激素)检测和FNAB(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是甲状腺结节治疗的基础。

1)高分辨率超声检查

超声检查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大小、数量、位置、质地(实性或囊性)、形状、边界、包膜、钙化、血供和周围组织的关系,评估颈部区域有无淋巴结和淋巴结的大小、形态和结构特点。是诊断甲状腺癌最重要的方法,诊断准确率为74~82%,可以发现很多无症状的微小癌。

B超报告中,若有边缘不规则、实质性结构、内部低回声、内部微钙化等征象,提示恶性结节可能大。

目前国内外大多使用TI-RADS分类对良性和恶性结节超声特征进行归类。

2)TSH检测

国内外指南推荐,甲状腺结节患者均应检测血清TSH水平。若血清TSH低于正常,应行放射性核素(最好是碘)甲状腺扫描。若血清TSH正常或升高,不应进行放射性核素扫描作为初次影像学评估。

不推荐初始评估时常规检测血清TG(甲状腺球蛋白),不建议用血清TG来评估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

不建议也不反对在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评估中使用血清Ct(降钙素)检测。

3)FNAB(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细针穿刺是评估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灵敏度和特异性最高的方法,是甲状腺癌的诊断金标准。直径大于等于1cm的结节或任何大小的可疑结节均可以进行穿刺。应穿刺具有可疑超声特征的结节,而不是最大结节;如果所有结节均不具备可疑超声特征,则穿刺最大的实性结节。为了减少标本不足的发生率,推荐至少进行2次穿刺。当然,细针穿刺并非%准确,仍存在标本不足、假阳性、假阴性、滤泡性病变等问题。

4)CT/MRI

CT和MRI检查必要时可进行,对评估结节性甲状腺肿的大小、气道受压和胸骨后甲状腺肿有诊断价值,但不建议作为评估甲状腺结节的常规检查。目前临床主要适用于两种情况:一是甲状腺肿瘤手术前建议CT或MRI检查,有利了解肿瘤与周围组织、血管的关系,有些手术可能会牵涉五官科、胸外科、血管外科等。二是用于胸骨后甲状腺结节的检查。

甲状腺结节如何处理

1.良性甲状腺结节

孙华介绍,多数良性甲状腺结节仅需定期随访,一般不建议常规使用非手术方法治疗(如TSH抑制治疗,碘治疗等)。

医院一项研究已经证实,甲状腺良性结节与甲状腺癌在遗传进化上完全不相关,也即是说不必过分担心良性甲状腺结节癌变,只要注意适度随访观察即可。多数甲状腺良性结节的随访间隔为6~12个月。但是,如果是新发现的甲状腺结节,建议首次随访应在3个月左右,之后6个月再次随访,3次随访无异常变化者,以后可一年随访一次。

但是,一旦随访中发现体积增大超过50%的甲状腺结节,应及时穿刺。

如果出现与结节明显相关的局部压迫症状,合并甲状腺功能亢进,内科治疗无效者;肿物位于胸骨后或纵膈内;结节进行性生长,临床考虑有恶变倾向或合并甲状腺癌高危因素;因外观或思想顾虑过重影响正常生活而强烈要求手术的,也可以进行手术。

2.甲状腺肿瘤

甲状腺肿瘤根据细胞来源和分化程度可分为:起源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分化型甲状腺癌如乳头状癌、滤泡状癌;未分化癌。起源于甲状腺滤泡旁细胞:髓样癌。

其中,分化型甲状腺癌(DTC)占所有甲状腺癌95%,预后良好,女性发病是男性2~4倍。

目前对于甲状腺肿瘤仍以外科手术为主。辅助以甲状腺素治疗(TSH抑制治疗)、碘同位素治疗,小部分应用化疗、放疗及靶向药物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甲状腺癌手术后应将TSH水平长期控制达标。

专家简介

孙华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医学硕士。上海市医学会内分泌专科分会青年委员。擅长甲状腺疾病、糖尿病强化治疗。

专家门诊:周三下午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的发病因素有哪些
北京治疗白癜风哪里医院效果最好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zz/80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