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原因会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dbfzl/160319/4793246.html

年5月15日是我国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活动主题是“众志成城战疫情科学补碘保健康”。为落实党中央和国务院领导同志对地方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推动实现《地方病防治专项三年攻坚行动方案(?年)》、《国家残疾预防行动计划(?年)》和《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目标,浙江省卫生健康委组织开展了第27个“防治碘缺乏病日”系列活动。

碘缺乏病防治历史

碘是人体必不可少的一种营养素,必须通过每日少量从外界摄取才能满足人体需求。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儿童缺碘会影响体格和智力发育;成人缺碘可能会导致甲状腺功能低下,容易疲劳、精神不集中、工作效率低下;孕妇缺碘则会对子代的生长发育、大脑和神经系统发育等方面有着负面影响,严重的还会导致流产、死产。我国年消除碘缺乏病以前,碘缺乏病区的儿童中5%-15%有轻度智力障碍(智商50-69个点),6.6‰的人患地方性克汀病(呆傻症),严重影响当地人口素质和群众健康,更影响着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我省上世纪80年代普查结果显示,全省11个市均为自然环境缺碘地区,共查出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83万余人,发现地方性克汀病患者例。我省自年起实行全民食盐加碘策略,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已于年6月通过国家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性目标评估;年4月通过了消除碘缺乏病的国家级考核;年通过全国“十二五”规划地方病防治任务的目标考核。目前,全省地方病防治工作进入碘缺乏病持续消除状态。具体表现在:以8?10岁学生为代表的一般人群碘营养处于适宜水平,尿碘中位数稳定于?μg/L之间(图1),甲状腺肿大率也维持在5%以下(图2)。

▲图1.?年

浙江省8?10岁学生尿碘中位数(μg/L)

▲图2.?年

浙江省8?10岁学生甲肿率(%)

碘缺乏病防治现况

我省属碘缺乏地区

今年发布的浙江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含量调查报告显示(图3),全省水碘含量中位数为2.1μg/L,94.9%的乡镇水碘含量在10.0μg/L以下,其余乡镇水碘含量在10.0?30.6μg/L之间,属于外环境碘缺乏地区,不存在水源性高碘地区(即水碘含量大于μg/L)。全省自然环境碘缺乏状况无法改变,导致碘缺乏危害的因素将长期存在。

▲图3.浙江省生活饮用水水碘地图

盐碘是我省居民碘摄入的主要来源

生活在缺碘地区的居民如果长期食用含碘量不足的食物,且如果不通过从外界获取足量碘满足机体日常需求的话,即可出现碘缺乏病。据全省膳食调查数据显示,我省居民碘摄入70%以上来源于碘盐、不足20%来源于海产品(图4)。上述调查结果表明:在目前的传统膳食结构中,我省居民仍然需要通过食用碘盐为主来防治碘缺乏病。

▲图4.各种食物对膳食碘摄入的贡献率

我省碘缺乏病总体处于消除状态

近年来,我省通过碘盐覆盖率监测、人群碘营养水平监测、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碘缺乏病健康宣教等一系列碘缺乏病防治综合工作的开展,全省持续保持碘缺乏病消除状态。全省人群碘营养水平与碘缺乏病病情监测结果显示,我省8?10岁儿童尿碘中位数.2μg/L,处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碘适宜水平区间(?μg/L);8?10岁儿童甲肿率为2.76%,符合国家碘缺乏病消除标准(5%)。

我省孕妇存在碘缺乏风险

全省孕妇尿碘中位数为.1μg/L,低于世界卫生组织建议的适宜量(?μg/L)的下限,其中63个县区(70.8%)的孕妇尿碘中位数低于μg/L,说明我省孕妇存在碘营养不足的风险。

省疾控中心对孕妇碘营养的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

1

浙江省孕妇碘营养在地理分布上存在显著差异。沿海地区生活的孕妇尿碘中位数最低,为.4μg/L;其次为次沿海地区生活的孕妇,为.3μg/L;最高为内陆地区,为.0μg/L。

2

对碘盐知识的正确认识会影响碘营养水平。认为食用海鲜可消除碘缺乏病的孕妇的尿碘中位数(.3μg/L)要显著低于认为食用碘盐消除碘缺乏病的孕妇(μg/L)。

3

家庭烹饪用非碘盐的孕妇的尿碘中位数(.5μg/L)显著低于家庭烹饪用碘盐的孕妇(.4μg/L)。

4

选择服用不含碘补充剂的孕妇的尿碘中位数(.6μg/L)低于服用含碘补充剂的孕妇(.1μg/L)。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zdlht.com/zcmbjc/10165.html